乙二胺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。就医。
眼睛接触:立即提起眼睑,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。就医。
吸入乙二胺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食入乙二胺:用水漱口,给饮牛奶或蛋清。就医。
乙二胺消防措施
危险特性:乙二胺遇明火、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,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。与乙酸、乙酸酐、二硫化碳、*、盐酸、硝酸、硫酸、发烟硫酸、过氯酸等剧烈反应。能腐蚀铜及其合金。
有害燃烧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氧化氮。
灭火方法:用水喷射逸出液体,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,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。
灭火剂:水、抗溶性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
符号:[2] | GHS02, GHS05, GHS07, GHS08 |
信号词: | Danger |
危险声明: | H226,H314,H312,H302,H334,H317 |
警示性声明: | P280,P305+P351+P338,P310,P260,P261,P342+P311 |
危害码: | C |
风险声明: | R10;R34;R21/22;R42/43 |
安全声明: | S23;S26;S36/37/39;S45 |
UN代码: | 1604 |
WGK: | 2 |
闪点: | 38 °C |